Follow Us

疫後復甦不能只靠大撒幣!「綠色振興」如何兼顧振興經濟與永續發展?

疫後復甦不能只靠大撒幣!「綠色振興」如何兼顧振興經濟與永續發展?

隨著疫苗開始施打,COVID-19 疫情在全球開始受到控制,而各國也在擬定疫後如何讓疫情下重創的經濟回歸正常。許多國家可能會選擇以投擲「銀彈」的方式,如台灣發起「振興券」促進經濟發展,不過根據專家研究,高達 20 個國家在實施經濟復甦的同時,卻在加劇環境的破壞與氣候變遷的影響。

全球振興計畫投 17 兆美元,僅 10% 用在保育自然環境

英國《衛報》報導,疫情衝擊讓各界都意識到永續發展的重要性,才能讓國家社會在面臨緊急事態的時候能夠保持韌性、迅速做出應對。也因此許多國家在擬定振興計畫時,紛紛納入永續發展的目標,承諾「綠色振興」計畫打造永續社會。不過近日專家公布的《綠色振興》報告,發現全球截至目前為止共投入了 17 兆美元,卻僅有 10% 的資金被用於減少排放溫室氣體跟復育自然環境。

17 兆美元的振興基金裡,大多數的資金都被用於應付緊急狀況,如:薪資補助、經濟振興;然而其中的 4.8 兆美元被用於道路建設、航空業紓困、與促進糧食生產,而這幾項都對環境有相當負面的影響;此外,還有 3 兆美元的使用會增加溫室氣體、破壞自然生態。只有 1.8 兆美元的資金被用在「綠色計畫」(green project)上,如:投資再生能源與低碳交通。

報告的主要作者 Jeffrey Beyer 評論,許多政府去年承諾的綠色振興計畫並沒有實現。「政府絕對能做得更好,但他們現在正把人民的錢用在破壞環境,這相當令人震驚、也無法正當化政府的作為。在某些狀況下有些更好的決策可能還會更便宜。」Beyer 說道,指出目前再生能源、電動車成本都已降低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