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在阿富汗退兵,民兵組織塔利班便迅速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(Kabul)以及其他重要城市,正式接管阿富汗。阿富汗的政權交換,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,也有不少人擔憂該國未來的人民安全與女性權利侵害威脅。不過本文不討論國際政治與人權侵害危機,而聚焦在更長遠的問題:氣候變遷。
阿富汗的地理跟天氣條件:距海遙遠、缺乏淡水
阿富汗位於中亞,四周分別和烏茲別克、中國、巴基斯坦、伊朗等國家接壤,也是東西國家的交界點,素有「世界的心臟」之名。阿富汗是個內陸國,周遭沒有海岸;全國佔據 647,500 平方公里,是世界第 41 大的國家。國內多山,因此溫度與降水量均會隨著地形變化有很大的差異。
因為位於內陸距海遙遠,阿富汗屬於大陸性氣候,夏熱冬冷,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相當乾燥,淡水資源非常稀缺。根據維基百科介紹,錫斯坦內流盆地是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,而南部也經常是 35ºC 以上的高溫,年降水量在 150 公釐以下。
而已經如此乾燥的氣候,卻面臨更嚴重的挑戰:阿富汗被聯合國列為全球最容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之一,同時也是應付氣候災難能力最差的國家之一。
阿富汗的氣候變遷:一世紀升溫超過 1 度、乾旱程度大增
世界銀行氣候變遷知識網(Wrold Bank Climate Change Knowledge Portal),是世界銀行彙整世界各國的氣候變遷數據,並於 2012 年建構的網站。使用者可以在網站中查詢世界各國過去的氣溫與降雨量變化,世界銀行也提供預估模型,供使用者在網站中查看在設定條件的狀況下,該地區未來的氣溫與降雨量為何。而根據該網站指出,阿富汗近年來的氣候變遷現況如下:
- 在 20 世紀,阿富汗大部分地區的升溫幅度皆遠超過 1ºC
- 在未來,炎熱天氣的發生頻率預計會增加
- 阿富汗中部與西南部地區暖化狀況最為嚴重,東北部地區則最趨緩
- 1901-2010 年一百多年來,阿富汗西部的乾旱程度變化最為明顯,有三分之一的地區在 7-9 月顯著提升;南部地區的乾旱程度從 11 月至隔年 5 月顯著增加
- 1951-2010 年期間,阿富汗地區的年降水量略為減少,而全國的春季降水量也有所減少
根據世界銀行預測,到 2060 年代時,阿富汗的年均溫預計將增加 1.4°C 至 4.0°C,2090 年代時將增加 2.0°C 至 6.2°C,不過降雨量則沒有明顯的變化。
氣候變遷的影響:地方衝突、糧食危機、1/3 人民流離失所成「氣候難民」
雖然阿富汗的降雨量並沒有明顯的變化,然而隨著溫度升高跟乾旱發生頻率增加,讓阿富汗原本就缺乏的淡水資源更加難以取得。根據 National Geographic 報導,專家在早前就指出,阿富汗面對的不只是塔利班的攻擊,「乾旱、洪水、雪崩、山地坍方、極端天氣、大規模流離失所、地方衝突和童婚等其他問題,使得阿富汗的局勢將更加惡化」。
聯合國表示,阿富汗面臨的最大氣候危機,是「因為不規則融雪或降雨而引起的乾旱與洪水」,而因為水資源的缺乏,造成阿富汗各地更容易為水資源產生衝突。由於阿富汗多數人民從事農業工作,也使得該國「靠天吃飯」的比例更高,據《科技新報》報導,阿富汗的國內生產總值有三成來自農業,85% 人民靠農業維生;根據聯合國環境開發署預估,國內有 80% 的衝突原因是因為「土地、水、與其他資源」。
資源缺乏除了造成地方衝突,也對人民生活造成直接影響。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統計,2012 年以來,已經有三分之一的阿富汗人被迫遷移、或是流離失所;而乾旱也造成潛在的糧食危機,距估計,約有 1350 萬民阿富汗人面臨嚴重的糧食缺乏問題。
阿富汗國家環境保護局曾表示,若世界不採取更積極的減排措施,2100 年的升溫幅度可能超乎預期,讓阿富汗的狀況更惡化。
既然政府都知道狀況,為何不設法改善?事實上是有的。阿富汗政府、甚至美國都有嘗試解決阿富汗國內的狀況,提供援助、加強基礎建設等,然而許多氣候相關援助的效果往往過於短期,不符合阿富汗人民的實際需要,也對於社會的永續發展不夠全面。就算在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,經濟最發達、資源最豐富的地方,也面臨人口迅速增加伴隨的資源壓力。
而隨著美軍撤退、塔利班正式入主,阿富汗少了既有的建設跟援助,面臨的氣候危機將會如何發展,又變得更不明了。
參考資料
《科技新報》人民生存困難,氣候變化才是阿富汗的死刑判決
《National Geographic》In Afghanistan, climate change complicates future prospects for peace
《The Guardian》How climate change is a ‘death sentence’ in Afghanistan’s highlands
World Bank Climate Change Knowledge Portal
(首圖來源:Photo by Sohaib Ghyasi on Unsplash)
延伸閱讀